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IMC分析-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Acer Inc.),是台灣最大的電腦公司[1],由施振榮等人於1976年8月1日創立,是全球第三大的電腦製造商,位居惠普戴爾電腦之後[2]。主要生產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以及PDA伺服器顯示器和其他儲存、顯示等等的電腦週邊產品。

‧概況
宏碁集團是台灣最著名的資訊科技相關公司之一。至2000年開始正式切割獨立成「宏碁集團」、「明基電通集團」、「緯創集團」,形成「泛宏碁集團」,施振榮形容此後將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Acer在來自德州儀器的總經理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擔任歐洲區總經理期間,大力發展筆記型電腦,強化與個人電腦實體銷售通路的關係,成為義大利法拉利F1一級方程式賽車車隊的贊助商增強宣傳,打敗眾多國際品牌,躍身為歐洲第一大筆記型電腦品牌。
2007年8月,宏碁以7.1億美金的價格併購美國第四大電腦品牌捷威(Gateway),連帶取得歐洲電腦品牌Packard Bell承購權,正式超越聯想集團,成為全球第三大PC品牌。
2008年4月,宏碁的品牌定位策略定調,將由旗艦品牌Acer擔綱以新技術、效能為主的市場,而eMachines則會延續既有的低價入門級市場,同時這兩者的行銷範圍將遍及全球。至於Gateway及Packard Bell,將主打類似蘋果電腦的時尚潮流路線,然而,Packard Bell將只會在歐洲市場銷售,至於Gateway,則在已有基礎的美洲以外,將擴展到亞太市場。

‧SWOT分析

優勢(Strength):
宏碁電腦採用了INTEL所生產的PENTIUM系列中處理器,所以無形中會使消費者將INTEL與宏碁電腦劃上等號。INTEL在近幾年,幾乎打敗了所的競爭者,位居CPU界的龍頭地位,宏碁所產的個人電腦採用其CPU當然會吸引大批的消費者購其產品。

宏碁電腦的宣傳策略:電視上經常有這樣的一個廣告─PENTIUM III處理器,帶您跨入訊的新世紀。在這個廣告中,宏碁電腦便是利用INTEL宣傳其CPU的優越性之利,採用了其中央處理器,並藉此宣傳其電腦的性能卓越,一方面可提高消費者的信心,另方面更可達到吸引消費者購買其電腦的目的。

維修方面:宏碁電腦吸收了大量的經銷商,在各地均有宏碁的經銷商及維修站,使消費者所購買的電腦不會因為某經銷商倒閉而成為電腦孤兒;而且其標榜─快速維修服務,今天送件後天便可取件,更加深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外觀新潮:多數人都知道的一部電腦─渴望,因為造型新穎且前衛的黑色流線型的外觀,曾吸引不少消費者的目光,亦造成個人電腦外觀色系及形狀的一陣旋風,不僅在國內造成轟動,同時在國外也造成相當大的回響。 

劣勢(Weakness):
內部零組件:因為長期的大量運用宣傳策略,造成其成本大量的提高,為了要降低成本,最快的方法便是從降低零組件的成本著手。首先外觀不變,仍然採用新潮的電腦外殼;其次是仍然採INTEL PENTIUM CPU;因為宏碁電腦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在於這兩方面;而主機板,音效卡,顯示卡,硬碟均用次級的,甚至採用其本身所製造生產的成本較為低廉的顯示卡、音效卡,且將顯示卡、音效上內建在主機板上,而成為三合一主機板,這種型式的產品,若其中某個部分損壞將因無法更換產品,而產生不易維修的缺點。

相容性:宏碁電腦的硬體相容性並不理想,例如:顯示卡損壞,更換一塊新的顯示卡,結果無法安裝,偵測的結果發現硬體無法相容!會有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所採用的主機板不夠穩定的緣故,因為要使一部電腦能順利操作且在多媒體運作方面能運作順暢,最主要的除了CPU外便是主機板了,因為基本上一部電腦主機內部的所有硬體均是安裝在主機板上,是故主機板的良否便決定了主機的穩定性及硬體的相容性;是故,會經常發生硬體不相容的情況,是因為採用的主機板不穩定的緣故。

維修:雖然宏碁電腦有許多經銷商,但是因為其所出廠的電腦一旦發生故障,即必須送至宏碁自行設立的維修站維修,經銷商不得自行修復,是故延遲了修復的時間,雖說標榜著三日完修服務,但從送修至修復送回,往往不只三天。

機會(Opportunity):

大陸地區具備了人口多、理工人才素質好等條件,相當適合發展軟體代工,宏碁可積極地在大陸擴展軟體代工市場。目前市場上軟體代工商機大,近來顯現的商機除資訊業界熱門的Y2K 問題外,另外一個需要資訊業界必須解決的問題,是歐元實施後的歐元轉換問題。目前,幾乎各個行業都必須依賴電腦來處理龐雜的工作,所以從目前的市場局勢來看,異業結盟是未來資訊市場發展的趨勢,宏碁可積極地去開發為企業做如電子銀行、證券業的網路下單等網路連結的工作,把銷售目標指向企業界,以擴展在企業界的銷售業務。 

威脅(Threat):

聯強國際:其是屬於代理商,而代理維修的產品包含電腦、電子3C及其所有週邊設備,在近幾年來不斷地成長,並憑著完善的維修系統,及快速的維修服務,而獲得相當多的消費者的好評;且其所出廠的電腦在相容性方面,比宏碁電腦好了許多;一部電腦除了售價之外,最重視的便是售後服務的維修部分了,而聯強國際又是從這方面起家的,是故其電腦銷售量也是相當可觀的。

自組電腦: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對於電腦的瞭解也愈來愈多,相對的也有許多人是購買零件回去自行組裝,即COMPUTER DIY,自組電腦可依各人需求的不同,搭配各種電腦零組件及週邊產品,使整部電腦的配備較品牌電腦來的有彈性,故比較能符合個人的需要;且因不需讓經銷商賺取中間利潤,無形中在同等的價格下,消費者往往能買到更好且更能切合實際需要的產品。

‧宏碁電腦行銷策略
宏碁以全球品牌、結合地緣為其經營策略。
宏碁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電腦集團企業,從事於以個人電腦、主機板、多媒體產品、週邊設備、半導體為主的研展、製造與行銷,當前又積極跨入消費性電子、通信產品、網際網路服務與應用軟體領域。
在股票上市前後幾年,雖然曾因不當的決策,使公司陷於危機中,不過,後來宏碁大幅改變,除了採行主從架構組織,同時也以速食業的產銷模式『全球品牌,結合地緣』的策略,有效發揮速度與成本的優勢,使其競爭力大幅提升,而轉危為安,躍居為世界第八大個人電腦公司。
宏碁是在講求『創新』與『快速變化』的資訊產業中為自我的產品與品牌形象定位,由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搖身一變,成長為今日世界聞名電腦廠牌。

例子:

宏碁整合推進2.5個品牌戰略

在2007年的PC市場,宏碁可能是全球風頭最勁的品牌,先後收購了Gateway、Packard Bell,一越成為全球第三大PC品牌,筆記本市場也超越了戴爾成為全球第二。有評論認為,宏碁與聯想的第三名之爭是未來幾年PC業競爭的一條主線。

今年宏碁提出了2.5品牌戰略,即以Acer(宏碁)和Gateway兩個主力品牌為主導,將PB與E-Machine做0.5個品牌,這就構成了宏碁 的2.5 個品牌。即Acer將在不同的地區,根據當地市場的情況選擇採用不同的品牌來擴展市場。其中亞洲市場為Acer和Gateway,歐洲市場則為Acer、PB和Gateway,而在北美洲市場則主要採用Acer、Gateway和E-Machine。按照這個戰略,這幾個品牌將在全球IT 市場形成產品線的互補,同時實現市場布點和區域覆蓋。Gateway和PB將側重台式機的發展,而Acer則專注于筆記本電腦。


多品牌經營可以讓宏碁發揮企業整合的最大效益,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2008年宏碁將成為一家價值200億美元的多品牌型的PC公司,總體銷售目標是在全球一共賣出2500萬台各種品牌的PC產品。隨著規模的擴大,多品牌經營會成為宏碁發展的一個優勢,發揮各個品牌的優勢使全球各地的用戶都可以享受到統一品質的產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